欢迎您访问海门公众与科学网,今天是:
市政府关于海门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年)的实施意
添加日期:2012-1-1 18:02:23 作者: 点击数:17379
 

 

 

海门市人民政府文件

海政发〔201161

市政府关于海门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计划纲要》(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以及国务院、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继续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争先崛起长三角、抢先跨江进八强、率先基本现代化”的“三先”目标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  工作目标

2015年,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提高到10.0%以上。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得到普遍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明显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和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总体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增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更加完善,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初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  主要任务

1.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进一步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

——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实施“家长素质工程”。 普及家长学校,使全市城镇农村0-18岁青少年的家长、家庭科普教育知识受教育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85%

措施:

——全面开设小学科学课,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形成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的品牌。开设初高中科学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

——组织更多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金钥匙”科技竞赛,航海、航空模型比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应用竞赛等多项市级青少年竞赛活动,通过有效的考核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每年组织科技、科普类夏()令营10场以上。科技活动周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校园科技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增加学生科普读物的阅读量,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

 ——继续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逐步提高农村家长学校的比例。

分工:

由教育局、团市委牵头,宣传部、科技局、人社局、环保局、卫生局、广电局、气象局、妇联、科协参加。

2.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引导农民充分发挥创造力,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措施:

——继续深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各类农村函授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各类农业培训的可用资源,举办更多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村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向一线技术人员传播新信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平均年培训500人次。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4万人次。每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万人次,力争转移人员100%接受就业创业技能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的能力。继续搞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培养科技示范户科学生产能力为核心,年培育科技示范户2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000户,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为平台,努力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面和覆盖面,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继续实施“百名专家进百村”活动,年扶持100个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增产增收,并不断探索农村示范工程、示范项目的长效机制和推广办法。

——不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实践活动。利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积极开展送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完善科普惠农服务站、农技110等长效服务机制。组织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开展社科普及活动。

——不断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继续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建设一批集推广、培训、示范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实施“海门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补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20112015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新增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00个。普及农业清洁生产和生态生产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大力开展引导培训和订单式培训,提高农民工进城的总体素质。

——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的档次,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在全市行政村现有“站、栏、员”的基础上,到201560%的行政村建有科普活动中心。巩固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建成一批省、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提高科普惠农能力,到2015年建成一批省级科普惠农服务站。

分工:

市农业局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环保局、卫生局、广电局、安监局、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参加。

3.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知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不断提高城镇劳动者及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水平。 20112015年,全市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人。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各类职业高中建设成向社会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性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均每年新生劳动力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达50006000人,创业培训1200人次,城镇职工在岗培训1万人次。每年举办2期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高级研修班。

——继续开展群众性技术培训、技术创新竞赛和发明活动。组织好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努力提高全市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广泛组织“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激发职工的智慧与创造力,为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作贡献。通过每年评选十大创新成果、十佳节约型班组、100个节约金点子等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分工:

由市人社局、总工会牵头,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广电局、安监局、团市委、妇联、科协参加。

4.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增强公务员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措施:

——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要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科学科技意识、讲究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树立科学执法观念、规范科学执政行为、提高科学执政能力为主题的学习。

——加强领导干部科普教育。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普受教育面达到99%以上。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海,为领导干部举办高层次辅导报告会,每年不少于1次。

——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机制。将提高科学素质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市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优秀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的教学计划中,增加科学素质的内容。每年举办1-2期公务员科学素质专题讲座。
    分工:

由组织部、人社局牵头,宣传部、科技局、环保局、卫生局、气象局、团市委、妇联、科协参加

5.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等知识,促进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激发社区居民提高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社区,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开展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获得有益知识,拒绝不良信息。

     ——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充分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廓等基础设施,发挥其科普功能。健全街道科协、社区科普小组、科普志愿者等网络组织。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楼宇、家庭等创建活动。

分工:

由市科协、妇联牵头,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卫生局、广电台、安监局、气象局、地震局参加。

6.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的科学素质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学素质和水平。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根据需要建设新的科学教育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质。在教师培训中开设相应的科学教育课程,分期分批组织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参加市级培训、交流,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科学素质。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市、乡(镇)两级科普讲师团队伍建设,开展科普讲师团进校园活动,扩大科普宣传的收益面,提高宣讲成效。引进社区资源,建立有专家和科研人员参加的中学科学教育兼职教师队伍。
     分工:

由市教育局、人社局牵头,宣传部、发改委、科技局、农业局、气象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参加。

7.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注重科学与艺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创作一批优秀科普作品。

——集成市内外科普资源及信息,建立共享交流平台,为全市人民提供基本科普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促进科普资源开发、集散和服务的社会化,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作用,积极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措施:

——继续鼓励、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措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和进修活动,提升专职科普工作者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建设科普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科普活动场所,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校校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集成各类科普信息,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分工:

由科协、科技局牵头,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局、广电台、文化局、地震局、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参加。

8.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

——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提升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质量。

措施:

——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推进“两台一报”开设科普专题栏目。电视台继续办好“科普大篷车”节目,并充实调整节目内容。提高“两台”的收听收视率。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充分利用科协科普之网,传播科普知识、交流工作信息。
   
——办好电子科普画廊,市区范围内建成一定数量电子科普画廊,实时传播各种科普知识,培养公众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分工:

由宣传部、广电台牵头,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气象局、地震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参加。

9.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能力,增加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保障体系。

措施:

    ——在市区建设一座中型规模的综合性科技馆。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学校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强社区科普阵地功能建设,到2015年底,全市建有社区科普展示室不少于150个。各类科普教育基地30个左右,科普特色学校20所,科普活动站30个左右。

分工:

由市发改委、财政局、科协牵头,教育局、人社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局、人防办、地震局、气象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参加。

10.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任务:

——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优化科普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科普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

措施:

——加强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科普队伍。

——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养。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惠农服务站等,采取培训、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科普人才,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结合科教进社区、科技进社区、社区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建立社区科普宣传队伍。依托科普场馆、科技社团等,建设社区科普人才培训基地。

——发展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在中小学、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科技专家、大学生志愿者、老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兼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

——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协会、服务站等组织,为科普志愿者施展才能提供服务平台。利用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和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锻炼发挥科普志愿者的才干,为其提供参与科普实践的机会。

分工:

由市人社局、科技局、科协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农业局、卫生局、广电局、安监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参加。

四、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纲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各乡镇(园区)、市有关部门要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把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出各地的“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规划。定期研究部署,提供保障条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实施工作顺利进行。建立《纲要》联席会议制度。市《纲要》成员单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交流协调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工作方案,表彰、奖励先进。

2.完善工作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各乡镇(园区)都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全面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此外,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科普事业,不断拓宽科普经费来源渠道。

——建立监测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实时监测评估《纲要》实施情况和效果,查找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加大考核力度,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明确进度安排

——启动实施。2011年,指导各乡镇(园区)、部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纲要》实施规划(20112015年),并做好实施方案的动员工作。

——扎实推进。20122014年,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测评估,查找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总结表彰。2015年,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对2011201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二○一二年一月一日

 

 

 

 

 

 

 

 

 

 

 

主题词:全民科学  素质行动  纲要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11日印发

共印70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向上
Copyright © 南通市海门区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32920号-1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北京中路600号 电话(传真)0513-82105327 邮箱:hmkx113@qq.com
海门科普微信公众号